返回首页 > 新闻中心

新闻中心

蜀汉三大疑案。【二】马谡之死

(本文转自网络)

 

马谡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京剧中“失空斩”<失街亭、空城计、斩马谡>可是久盛不衰的段子,京剧中展现出马谡性格的刚愎自用,军事上只会纸上谈兵;而诸葛亮面对强敌的镇定自若,执法时“大义灭亲”,这些都被演绎的淋漓尽致。马谡早已被定上在历史的耻辱柱上,而诸葛亮的光辉形象更加高大,但是我还是要说。因为这里面有很多问题。

一、马谡之死不明。《三国志》没有马谡的传,我们只能看见别人的传。《诸葛亮传》上写的是诸葛亮还汉中后“戮谡以谢众”。《王平传》也说“丞相亮即诛马谡”。《马良传》上则记载的是“亮进无所据,退军还汉中。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这样看来,马谡死在狱中。《向朗传》就与前三个说法大相径庭,新的说法是:“谡逃之,朗知情不报,亮恨之,免官还与成都“。

这三种说法我认为被杀的可能性较大。一、两人的关系极好,马谡不会背叛蜀汉。马谡是马良的弟弟,马良等五兄弟“并有才名”,然而马氏五常。白眉最良。白眉就是马良,马良与诸葛亮关系是极好的,甚至裴松之注马良传时留下良松之以为良与亮浩为兄弟,或相与有亲”,可见兄弟二人关系之好。而据《襄阳记》:“马谡临之亮书曰:”明公祝谡犹子,谡祝明公有父”。两人的相互信任,马谡是不会跑的。再加上旁证《襄阳记》上诸葛亮与蒋琬的一番对话为旁证<后问提到>,我们暂且认为马谡被诸葛亮判为死刑。

这引出了第一个问题,马谡该不该杀?

我的结论是,马谡虽然犯下无可挽回的错误,但不应该被处死。1、马谡是个人才。《马良传》中说他是“才气过人,好论年计,丞相诸葛亮深地嚣异。”甚至每引见论谈,自昼达夜。在当时,故事无巨细,或决于亮的背景下,马谡的建议肯定是有许多可取之处。不反对刘备说的“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曰,吾其察之”。都为谡之不然,而且据《襄阳记》上记载,诸葛亮征南中时。临别之际诸葛亮对马谡说,我们虽然策划了好几年<虽共谋之历年>,但我想今天你肯定有更好的建议,<今可更惠良讯>征孟获的方针“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诸葛亮纳其策,著名的七擒孟获这才诞生。及时马谡不说,诸葛亮估计也会这么做,但至少说明二人英雄所见略同。2、马谡是诸葛亮的亲信。马谡的哥哥马良和马谡的关系之好我们在前文中提过的,马谡与诸葛亮之间可谓亲若父子,这点在前文有所体现。可以说,两家是半个世交。马谡得到诸葛亮的绝对信任。3、马谡有威信。还是《襄阳记》上记载的,马谡死时,“于时十万之众流涕”。这是他不致死的一面。

但是,由于马谡的失误,使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而第一次北伐是成功的可能性最大的一次《三国志》上写的是“南定、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魏略》这本蜀汉敌方的史料也写着“始,国家以蜀中唯有刘备,刘备既死,岁数寂然无声,是以略无备预;而卒闻亮出,朝野恐惧”。而这次的失败导致了魏国开始对蜀国的戒备加强。出其不意的仗才最容易打赢。说严重点,他断送了蜀国统一中原的大业。这是马谡最该杀的一面。

可是,哪个将领没有失败过,“常胜将军”赵云还于箕谷山失利过,马谡对对蜀汉的贡献不可磨灭,马谡的失败不过是严重点,但不考虑他对蜀汉的贡献就一棍子打死太不符合“国际人道主义精神”了吧?不只一个人对诸葛亮本人产生怀疑。蒋琬是诸葛亮的亲信,也批评诸葛亮杀马谡。而诸葛亮解释说孙武战无不胜全因军纪平明,现在如果人不遵守法令这靠什么战胜敌人?看似义正辞严,实际不符合蜀国国情。还有东晋史学家羽凿齿针对此也是发表了长篇大论,认为诸葛亮不能战胜曹魏,原因就在这儿<诸葛亮之不能兼上国也,岂不宜战>蜀汉原本弱小<偏陋一方,人才又稀缺<才少上国>,居然还“杀其俊杰”如此用人,要想成就大业,岂不是太困难了<将已成也,不难易乎>?

这上述是我们后人的分析、推断,便引出了一个问题:诸葛亮想不想杀了马谡?

答案:不想,流泪便是证据,尽管马谡犯下了极大的错误被判处死,《资治通鉴》仍谢着诸葛亮自监祭,为之流涕,抚其孤遗,思若平生。说明诸葛亮对马谡以至于马谡家属仍是非常看重。

陈迩东先生在《闲话3国》中讲到了这点:1、叹惜了马谡。2、吊念将士。3、悔恨自己。4、追思先帝。我认为还得加一句,就是前文所说的痛失良机!马谡的才华和诸葛亮关系提到过,第一次北伐成功的可能之大也说过。这里不提了。悔恨自己,就是诸葛亮借用了马谡,先帝对马谡的评价他也没有听取。

知道了这些,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便迎刃而解,《三国志》、《资治通鉴》都分别记载着时有宿将魏延、吴壹等,论者皆言以为宜令先锋,而亮违父拔谡和亮不用旧将魏延、吴懿等为先锋而以马谡督军之前,这是为什么?整理一下,1、马谡有能力2、马谡有威望。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马谡是亲信。诸葛亮再给他的亲信马谡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据《华阳国表》记载,蜀人以诸葛亮、蒋琬、费祎及董允为四英而这几人中除诸葛亮外其余都为诸葛的亲信,然而他们在诸葛亮死后都掌握蜀汉的大权。我们不妨看看诸葛亮这写掌握大权的人,实际都是诸葛亮一手提拔起来的人:一、董允。在刘备在位时,就是个洗马的下人<允以选为舍人,徙洗马>,而日后诸葛亮死后,担任侍中守尚书令,为大将军费祎副贰。二、蒋琬曾因刘备不重用他担任小官却什么事都不管<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险些治他的罪<将加罪戮>,多亏了诸葛亮拦下。而诸葛亮死后,曾经假节益州刺史,迁大将军录尚书事,开府,加为大司马。这气势几乎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三、费祎,在刘备时仅仅是留在蜀地<祎遂留益土>而诸葛亮死后,曾先后担任尚书令,大将军、录尚书事,领益州刺史、姜维一个从魏国叛逃过来的降将,刚刚投靠蜀国的人便被诸葛亮认为是栋梁之才<善伯为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在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更是日后挑起收复中原的重担,九伐中际,官职更是一步步迁升,镇西大将军至卫军。最后再到大将军,录尚书事,假节。诸葛亮的亲信,第一他们的才能出众,为蜀汉做出贡献很大。第二,他们的日后掌权或多或少的受诸葛亮的帮助。也就是说诸葛亮在尽可能多的为自己的亲信以展现才能的平台。

马谡就是诸葛亮的其中一个亲信。但是却没有抓住这个机会,令诸葛亮失望,马谡辜负了诸葛亮的栽培,而马谡一定要被杀吗?

诸葛亮为了给自己的亲信展现才能的机会,是有很大的私心在里面,这是有很大风险。很多人都在看马谡的表现,如果马谡赢了,那没什么可说的,但是马谡输了,很多人都在看诸葛亮怎么处理下面这些情况:一、自己手下得力干将;魏延、吴懿心中不服。二、国内反对诸葛亮的人,廖立、来敏等人议论纷纷。三、李严等国内与诸葛亮叫板的人更会逍遥法外。

为什么呢?在《李严之废》中,我们谈过蜀汉政治三大力量:第一,诸葛亮等一手掌握蜀汉行政军事大权荆州集团;第二,李严等氏族集团;第三,当地的权贵。诸葛亮代行君权,第三股力量集团因为刘备等人进入蜀汉后地位下降,对于诸葛亮必定心怀不满;而第三股力量,也是不断与诸葛亮争权夺利,而第一股力量之间不团结,经常“窝里斗”。例如杨仪和魏延<我们在《魏延之死》全提到>.

而诸葛亮面对这样的情况,所能做的只有依法治国,只有这样才能稳定三股力量的关系。真正的做到公平公开。才能使统治继续下去,继续北伐。

众所周知,诸葛亮的北伐是不得人心的的,不仅是国内那些反对诸葛亮的人,就算是诸葛亮的亲信也是如此。据《三国志》的记载当诸葛亮死后,姜维继续北伐总遭到费祎等人的的限制(费祎常裁制不从,与其兵不过万人),可以说诸葛亮的北伐众人是嘴上不说,心中不服。
而派马谡这种毫无实战经验的参谋去当一场非常关键的战役的统帅已是议论纷纷,而马谡的失误更是让很多人看了诸葛亮的笑话。如果不惩办马谡,不仅魏延吴懿不服,而且廖立来敏更会抨击诸葛亮,李严等重量级人物更会肆无忌惮。

也就像严令先生在《三国史话》中所说的《三国志》上的那句:“戮谡以谢众。”以平民愤,以抑众怒吧!所以诸葛亮的执法如山在这次体现的淋漓尽致。马谡将军张修李盛被杀,黄芪兵权被夺,赵云被贬,王平则因为这次失败中唯有他做出了明智的决定所以升迁。诸葛亮自己更是写了《衡庭自贬书》自贬三等为后将军。在众目睽睽之下,诸葛亮迫于压力,只能壮士断臂,一刀砍向马谡,一刀砍向自己。

所以我们也就明白,前文提到过蒋琬批评诸葛亮杀人才为什么诸葛亮流泪会说出这样的话。人才和法制+政治谁更重要?毫无疑问是后者!我们恨不得与武侯同哭。

正道是:

武侯治蜀安天下,参妙良策谡半平。
亮作庶农耕南阳,马氏五常同心畅。
小儿一朝争将帅,不料志狂兵法输。
魂炮三声一命归,只落头断万念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