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汉三大疑案。【三】魏延之乱
(本文转自网络)
前两个疑案中,我们发现蜀汉政权中三大势力的权力斗争频繁,诸葛亮不得不通过 “依法治国”协调各方。建元元年(公元228年)马谡被杀;建元九年(公元231年),李严被废。这两记重拳,虽然暂时缓解了三股势力的矛盾,但是治标不治本。蜀汉“窝里斗”便在诸葛亮死后拉开序幕,便是“魏延之乱”。
《三国演义》对“魏延之乱”描绘得绘声绘色,小说中塑造了神机妙算的诸葛亮,“长着反骨”的魏延。如果认为这就是历史,那就冤枉了魏延和诸葛亮。
为什么?我们先看看《三国志·魏延传》,事情是这样的:建元十二年,诸葛亮病逝于北伐军中,病重时,他召来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等人,交代自己死后部署,命令魏延断后,姜维次之,如果魏延不从,就不管他,部队自行出发(若延或不从命,军便自发)。诸葛亮去世后,杨仪等人,秘不发丧,派费祎去打探魏延,魏延果然不听指挥,勃然大怒说,丞相去世,我魏延还没死(丞相虽之,吾自己在),还可以北伐(吾当自率诸军去贼),为什么因一个人去世而耽误大事呢?(云何以一人死废天下之乎邪?)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听他杨仪的?(且魏延何人,当为杨仪所部勒,作断后将于 !)
魏延这么说,还就这么干,还要费祎去发布命令。费祎当然不吃这套,就骗魏延,我回去给杨仪做工作,杨仪是个白面书生(长史之吏),没打过什么仗(稀更军事),肯定不会违抗将军的命令(必不违命也),延被他说服,放他回去,费祎一出营门,一溜烟走了,魏延随即后悔,追费祎却没追上(延寻悔,追之已不及矣),派人去打听,杨仪还是按诸葛亮的部署做,自己撤退不管魏延,魏延毛了,二话不说,抢在杨仪前回国(搀仪未发,率所领径先南归),且一路把蜀中栈道烧个一干二净(所过烧绝阁道)。双方正式翻脸,魏延和杨仪先后前书说对方谋反,(一日之中,羽交主),刘禅问旁边的蒋琬、董允,结果所有人都相信杨仪怀疑魏延(咸保仪疑延)。
这下魏延完了,一方面,朝廷派蒋琬率宿卫营“赴难北行”,在前面阻挡魏延,杨仪一路也是伐木修路“昼夜兼行”,魏延到了南谷口,阻击杨仪,杨仪派何平(就是王平),何平一见魏延,就说,丞相尸骨未寒,你们就敢谋反(公亡,身尚未寒,汝辈何敢乃尔!)魏延部下知道无理在魏延,一哄而散。魏延没有了办法,只好带少数亲信逃往汉中,最后被马岱所杀。马岱把魏延的首级献上,杨仪一脚踏了上去,一边狠狠地踩,一边狠狠地骂:“狗奴才,看你还能不能干坏事(庸奴,复能作恶不)!于是诛灭魏延三族。
但是杨仪也没有好结果,他自认为诸葛亮死后自己能保全蜀国的军队,又讨伐魏延,功劳很大,肯定是代替诸葛亮当政(仪既领军还,又诛讨延,自以为功勋主大,宜当代亮秉政),但却被封了一个虚职中军师,于是总是怨声载道(于是怒愤形于声色),而费祎去慰问他时,杨仪便抱怨道:“如果当时丞相死时,我率领军队与魏延一道,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往昔丞相之没 之际,吾若率军以就伐,处世当落度 如此邪)。”这话反动透顶,费祎于是上表后主说明情况,所以杨仪被废。杨仪不服,还一味上表诽谤(复上书诽谤),最后 入狱(遂下郡收仪)最后杨仪自杀了。魏延和杨仪都没有好结果,可真是“魏延破产了,杨仪完蛋了。”
这个疑案有几个重要的问题:①杨仪和魏延论官职高低谁才是诸葛亮的继任者?②为什么诸葛亮临终前的会议不叫魏延参加?③诸葛亮为什么要做出不利于魏延的部署?④魏延一路向成都撤退就是谋反吗?⑤杨仪对魏延的处罚是下令灭魏延三族,有这个必要吗?⑥魏延杨仪曾经都是先主器中的人,在诸葛亮死后也没有受到重用,又为什么呢?咱们一一来说。
先交代一下,诸葛亮手下将领的官职:魏延: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凉州刺史,南郑侯;杨仪:丞相长史,绥军将军;费祎:丞相司马;姜维:中监军,征西将军。
我们知道,诸葛亮时期是不设大将军这个官职的。李严曾担任过高于征西大将军的骠骑将军,但李严已被废,刘琰曾担任过高于征西大将军的车骑将军,但刘琰已死。也就是说,魏延的征西大将军是当时蜀汉最高军政职务了,假节,拥有杀死军中违抗军令的人的权力,达到军令如山的目的,南郑侯,乡侯侯,仅次于诸葛亮的武乡侯(武乡侯是县侯)。而杨仪和费祎的职务相当于是秘书处长和作战处长,姜维相当于政治部主任,他的将军职位也是明显低于魏延的官位的。也就是说,按官职来说,魏延才应该是诸葛亮的继任者。而且,论作战经验,魏延的经验也远远比杨仪丰富的多,《三国志》记载,先主要选一个人做汉中太守时,大家认为肯定是张飞(众论以为必在张飞),结果出乎意料的是,先生选的是魏延(先生乃拔延为督汉中镇远将军,领汉中太守,一军尽惊),先主的任命可以看出魏延能力之强。而且魏延也曾经与魏国名将郭淮等交过手,结果“延大破淮等”,可见魏延的作战经验决不是一个毫无作战经验的杨仪所能比的。
跟随上面的介绍,第二个问题就来了:诸葛亮临终前为什么不让魏延参加?这里有三种解释。一是《三国演义》,书中诸葛丞相料定魏延必反,这是小说家之言,不可信。第二种是一些推崇诸葛亮,又维护魏延的学者,例如吕思勉的《三国史话》中说,诸葛亮没有制定退兵计划就去世了,是杨仪等人“假传圣旨”。这种说法也成立,魏延不在身边,诸葛亮死后也没有留下上面凭据,但这说明杨仪在信口雌黄。这是推测,没有证据。我认为,若在不否定《三国志》的说法的前提上,唯一的可能性是《三国志》中记载魏延矜高,恐怕自认为当时除诸葛亮之外,没有人能镇住他,再加上魏延的“子午谷奇谋”没有被诸葛亮采纳(后文会提到),恐怕表面臣服,背后也是嘀嘀咕咕。让魏延参加,只怕他只会不听从诸葛亮的命令,自说自话地做自己的事,所以战略部署魏延“失之交臂”。
第三个问题不期而至,既然不叫魏延参加就罢,为什么要做出“令延断后,姜维次之;若延不从命,军便自发”这种不利于魏延的部署?
张作耀先生在《刘备传》中提到了这一点,他认为是“军事战术有分歧”。史书上也说魏延“延常谓亮怯 ,叹己才用之不尽。”这一点,我们不得不谈“子午谷奇谋”。诸葛亮想从汉中入主中原,必经秦岭,而过秦岭路有三条:一是子午谷,六百多里,出口是长安,一是驻谷通道,出口是武功,西面是斜谷,出口是箕谷,箕 谷在出去就是散关和陈仓。走哪条路,就是问题。据《魏略》记载,诸葛亮讨论进军路线时,魏延曾经请诸葛亮给他五千精兵,五千运粮草的人,从褒中出发,沿秦岭而东,顺子午谷而北,不到十天可到长安,守将夏侯林“怯而无谋”,肯定弃城而走,我驻守在那里,那里的粮草足够抵抗一周,你从斜谷来会谷,二十多日肯定能于我会师。那这样一来,咸阳以西就是我们的。诸葛亮不听。
诸葛亮不采纳便使得这成为史学的一个疑案,不采纳是对的,还是错的?一眼可以看出,战术上便不可行。魏延的情报如果泄露出去,那么准备打敌人个出奇不意的魏延军队到不了长安就被魏国在子午谷做了,就算是到了长安当时魏延也是强弩之末了,能敌过夏侯林以逸待劳?如果长安死守,魏国名将郭淮近在咫尺,前来增援,魏延粮草一旦用完,魏延不就被包了饺子吗?退一步说,就算魏延占领了长安,他挡住了郭淮等人进攻,诸葛亮能在二十余日赶来吗?秦岭这附近气候多变,地势险峻,不可知因素太多。
但战略这种思想可用吗?可以。《隆中对》中也提出“ 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自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这种分兵计划的。《资治通鉴》中司马懿就说过“亮若出武功,依山而东,咸为可忧;若西上五大原,诸将无事矣”,结果“亮果出五丈原”,这简直就是诸葛亮进军计划的莫大讽刺。每次北伐派一支小部队分兵做魏国进行骚扰,难道不可以吗?也就是说,诸葛亮的固执使一个很有价值的战略观念毁于一旦。
按这样发展下来,魏延完全就是因为诸葛亮的部署而先行回国,并且烧毁栈道。魏延这样做确实是有问题,也就像我提出的问题:魏延是谋反吗?一路南下,不听从主帅命令,而且一路烧毁栈道,想去颠覆蜀汉,阻挡杨仪的救援。所以前文的蒋琬怀疑魏延是很正常的。
但论魏延实力,颠覆蜀汉或自立为王根本不可能,他如果想反叛蜀汉,掉过头当魏国马前卒就可以,这可是司马懿求之不得的,大家都知道司马懿只怕诸葛亮,所谓“死诸葛吓退活仲达”,当时蜀汉国内损失了一位栋梁之才,权力交替还没有完成,军无战心,如果魏延那么做恐怕蜀国就被一锅端了。但他没有,而且就算是魏延失败后,他只是逃往汉中,而不是北上。魏延南下,恐怕只是想拖住杨仪,让自己有充足的时间准备,然后杀掉杨仪自己手握兵权。这种想法必须批评,但说魏延谋反,这就冤枉了魏延。
第五个问题来了,那魏延为什么被诛灭三族?这罪太重了。这命令是杨仪下的,有公报私仇的味道。《三国志》中说魏延这个人性格傲慢,当时人都让他三分,只有杨仪不买他的账,两人之间“尤如水火”,两人坐在一起就会吵架,魏延就拿出刀剑跟杨仪比划,杨仪则痛哭流涕,旁边人只能将他们拉开。这叫什么事?
他们两“窝里斗”臭名远扬,孙权都说杨仪和魏延“ 竖小人,虽堂有鸡鸣犬之益于时务,然既已任之,势不得轻,若一朝无诸葛亮,必为祸乱矣”。这话说得也有点过分,魏延杨仪能力都很强,先主出征“文有法正,武有魏延”,再加上前文所说的关于魏延的事,可以看出魏延的骄勇;而杨仪丝毫不逊色,“先主与语论军国计策;政治得失,大悦之”。他也是先主器重的人,诸葛亮几次出征的时候,“仪常规画分部,筹度粮谷,不稽思虑,斯须便了”。杨仪魏延一文一武,平分秋色。诸葛亮对二人的矛盾头疼不已(亮深惜仪之才干,凭魏延之骄勇,常恨二人之不平)。
那最后一点,踪上文所述,二人的才能均是无可挑剔,为什么二人最后都没有被重用呢?魏延的那番话“吾当自率诸军去贼”说明魏延早已认为自己是诸葛亮的继承者;而日后杨仪也认为“宜当代亮秉政”但据《魏略》的记载,诸葛亮临死前也曾要叫魏延,让他自己南下回国,然后发丧。如果既要肯定《三国志》,又要肯定《魏略》,那太恐怖了,为什么诸葛亮不说出来,而要密表。那么杨仪和魏延打起来,在张作耀先生看来“全是诸葛亮一手造成的。这又是为什么呢?
我曾在《马谡之死》中提过,诸葛亮亡前在培养一批自己的亲信去把握日后朝政大权。按诸葛亮的安排,日后的蒋琬和费祎必定先后继任行政和军事的职务,“而亮平生密指 ,以仪性猖狭,意在蒋琬”,而费祎日后更是担任了蒋琬曾担任的全部官职又。”
众所周知,中国权力交接总带有一定不透明性,其中暗箱操作居多。《三国志》中记载蒋琬刚上岗,众人不服,慢慢凭自己才能才“众人渐服”。
而杨仪和魏延是阻止权力交接的最大阻力,为了日后权力交接的正常进行,两人必须得死。尽管两人的才能无可挑剔,为了让日后蜀汉不发生比“魏延之乱“更大的乱子,也就是说,诸葛亮必须“二桃杀三士”,才能保证蜀国能如他意愿的运转起来。
说了这么多,蜀汉三大疑案终于告一段落。这些只是我个人见解,综合三篇文章,这里面更反映出诸葛亮未能统一中原的原因:
① 蜀中内部不合,政治力量复杂,争权夺利现象严重。使诸葛亮不能专心北伐。
② 诸葛亮一味杀死人才,导致蜀中人才凋零
③ 诸葛亮进兵路线过于死板,用人失当,使自己错失良机(第一次北伐),再加上诸葛亮非将略之才,《三国志》中那句“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就是最好的证据
正道是:
武侯谋略分天下,汉家王朝得保留。
天府之国为基业,欲复大统成大功。
可叹诸葛非全才,又嗟蜀中凤凋零。
延仪争权留笑柄,为私岂能封诸侯。
兴亡更替多少事,留待后人各评说。
上一篇:关于西域远程的一点经验